2019关于肺癌的十大误区可能你已经陷入
2022-04-14 23:25:02 来源: 武汉肿瘤 咨询医生
2019关于肺癌的十大误区 可能你已经陷入
[标签:url]
[标签:科室]
摘要:很多中晚期肺癌患者,得知自己病情之后,觉得治与不治没有大的区别,所以放弃治疗,这是非常不正确的。现在医疗技术发达,治与不治差别极大。如果放弃治疗,有些晚期病人预期只有几个月;同样的病情经过治疗后,生存五年以上的例子也有很多。
肺癌在全球范围已是第一大癌,每年全球因肺癌死亡的人数高于乳腺癌、 癌和肠癌三大癌死亡人数之和。与其他癌症相比,肺癌更像一个“潜伏的杀手”,大部分患者被诊断患有肺癌时,往往已经到了中晚期,所以正确的诊疗认识和理念很关键。
然而,很多人对于肺癌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误区,很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期。经小编梳理,一起来辨真假,希望对你的治疗有所帮助。
误区一:肺癌等于不治之症
很多人常信誓旦旦地说,如果得了 ,立即环游世界,不做任何治疗,吃好喝好过完余生,事实上这是不可取的,因为并不是癌症不可治愈,特别是早期的肺癌手术后10年生存率高达92%以上,生活质量和正常人一样。2006年以来,世界卫生组织(WHO)等国际权威机构纷纷做出纠正,将原来作为“不治之症”的癌症重新定义为可以调控、治疗、甚至治愈的慢性病。
肺癌现在有很多种方法进行治疗,主要有手术、化疗、放疗、靶向治疗、免疫治疗、联合治疗等。其实,90%的早期肺癌可以通过手术达到临床治愈。中期肺癌也可以通过手术,再结合精准的放化疗等,达到很好的治 果。晚期患者虽不能治愈,但可以通过放化疗、分子靶向治疗、免疫治疗等改善病情,延长生存期,提高患者生活质量。
误区二:已经得了肺癌,戒烟于事无补
绝大多数患者生病后第一时间就戒烟了,但依然有个别人比较顽固。
为什么推荐患者戒烟?有一篇研究论文系统性地对比了吸烟和不吸烟肺癌的DNA,发现了令人震惊的结论:虽然癌症表面看起来相似,但吸烟者肺癌中基因突变的数目是不吸烟者中的10倍还多!不吸烟或偶尔吸烟者的肺癌基因平均突变数是18,最多的一个也仅是22个,而长期吸烟者的平均基因突变数是209,最多的一个吸烟病人高达1363。
因此,如果停止吸烟,治 果会更好,不良反应也能减轻。比如,如果早期肺癌,戒烟的人手术治愈率比吸烟人高。如果喉部需要放疗,那戒烟的患者,喉咙更不易嘶哑。
还有很重要的一点,戒烟能降低二次 的发生。总不希望治好一个 ,又来下一个吧。
总而言之,大部分肺癌都和吸烟有关,只要戒烟,远离二手烟,保持健康生活习惯,肺癌发病风险就会大幅下降。无论对任何人,都是如此。
误区三:手术会加速肺癌细胞扩散?
有很多人认为肺癌做完手术后很快就会扩散,人“开膛剖肚”泄了元气,过不了多久就不行了,认为手术会严重降低生存质量,缩短生命。
事实上,不管哪一期的 ,如果判断能够手术,大部分术后都是利大于弊的。
误区四:早中期肺癌术后不用化疗
有一些人惧怕化疗,认为化疗药物有剧毒,副作用大,既然已经手术了,就完全不需要化疗,化疗不但不利于治病,反而会让人更快死亡。事实上这是无稽之谈,化疗药物虽然有一定的副作用,但是可以杀灭残存在体内的 细胞,减少远期复发和转移的可能性。
误区五:病灶小就是早期肺癌
很多患者在做初步检查时,以为病灶小就是早期肺癌,从而掉以轻心。其实,有些肺癌是较为容易发生转移的,比如小细胞肺癌等,癌细胞易转移到头、肝脏、骨头等多个部位,病灶虽然很小,却发生大量转移,这已经是晚期肺癌,称之为小病灶,大转移,非常危险。相比之下,鳞状细胞癌转移性便差一些,因此不能以病灶大小判断肺癌分期。还是要多听取医生的诊疗方案,且不可自行判断以致耽误治疗。
误区六:中晚期肺癌患者已经没有必要进行治疗
很多中晚期肺癌患者,得知自己病情之后,觉得治与不治没有大的区别,所以放弃治疗,这是非常不正确的。现在医疗技术发达,治与不治差别极大。如果放弃治疗,有些晚期病人预期只有几个月;同样的病情经过治疗后,生存五年以上的例子也有很多。
TAG:
相关阅读
- 2022-05-05ASCO2014:12个月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后期乳腺癌获益
- 2022-04-19胸口疼痛是肺癌吗
- 2022-04-19胸内疼痛要留心当心肺癌找上门
- 2022-04-19胳膊疼痛竟是肺癌前兆肺癌典型症状要清楚
- 2022-04-19胳膊疼有可能是肺癌的症状
- 2022-04-19胳膊疼可能是肺癌肺癌为何常常发现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