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癌预警四阶段蓝黄橙红看清自己位置很重要
2022-04-19 18:40:23 来源: 武汉肿瘤 咨询医生
肝癌预警四阶段:蓝、黄、橙、红 看清自己位置很重要
[标签:url]
[标签:科室]
摘要:肝癌早期是没有什么明显症状,有时从细胞异常增殖发展到实体瘤,需要经过几年的时间,在这几年里面通常都没有症状。而肝癌的一些典型症状只有疾病进展到中晚期时才会发生,而那时往往已经丧失手术机会,因此平时的自我检查非常重要。
近几年,肝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,并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。肝癌,也被誉为最有中国特色的癌症。因为中国的乙肝病人位居世界第一,这也直接造成了我国肝癌病人高居全球首位。我国肝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占世界50%以上。现全球约3亿5千万人感染乙肝,其中25-40%进一步发展至肝炎后肝硬化,部分演变至肝癌。
肝癌早期是没有什么明显症状,有时从细胞异常增殖发展到实体瘤,需要经过几年的时间,在这几年里面通常都没有症状。而肝癌的一些典型症状只有疾病进展到中晚期时才会发生,而那时往往已经丧失手术机会,因此平时的自我检查非常重要。
当感觉疲惫乏力持续不能缓解时,
心窝处沉闷感,
或是腹部右上方感觉钝痛,
有压迫感和不适感等,
体重减轻,
时有原因不明的发烧及出现黄疸,
很可能是肝病的预兆;应尽早前往医院检查。
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
是有效抗击肝癌最有效方法
如何更有效地提高肝癌早期发现率,是提高我国肝癌患者远期预后的重要途径。而过度的筛查又必然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。基于大量的肝癌临床研究结果,参考国际通用的预警体系,建立肝癌的分级预警指标则可能是有效防治肝癌的可行方法。
目前国际上通用的预警体系分为蓝色、黄色、橙色、红色四级。参照国际预警体系,也可以将肝癌的预警相应地分为四级。
蓝色预警——慢性乙肝/丙肝病毒感染。
依据:
目前研究表明慢性乙肝/丙肝病毒感染者发生率高,肝癌患者中超过80%以上有慢性乙肝/丙肝病毒感染背景,而无慢性乙肝/丙肝病毒感染背景者,肝癌发生率较低。
危险分级:
慢性非活动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:肝功能正常,HBV-DNA阴性,发生肝癌的几率较低;
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:HBeAg阳性,HBV-DNA阳性,肝癌发生率较高;
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:HBeAg阴性,HBV-DNA阳性,肝癌发生率更高;
有肝癌家族史、肥胖、糖尿病、饮酒、肝毒性物质接触(黄曲霉毒素、肝毒 物、肝毒性化学物质)任何一项者危险指数均增加。
应对办法:
每半年进行一次随访筛查,项目包括:肝功能、乙肝五项、HBV-DNA定量、甲胎蛋白、B超、血常规。
控制肥胖、糖尿病、饮酒、肝毒性物质接触(黄曲霉毒素、肝毒 物、肝毒性化学物质)等致癌因素。
黄色预警——慢性乙型肝炎/丙型肝炎
标准:
慢性乙型肝炎/丙型肝炎,肝功能长期不正常,HBV-DNA阳性或HCV-RNA阳性。
依据:
肝脏长期活动性炎症是导致肝癌发生的重要原因。丙型肝炎一般需经过肝硬化才发生肝癌,且目前丙型肝炎随着新型抗病 物的问世,治愈率较高,因此相对肝癌风险低。而乙肝部分患者可以不经过肝硬化直接发生肝癌。
危险分级:
慢性肝炎基础上,若有肝癌家族史、肥胖、糖尿病、饮酒、肝毒性物质接触(黄曲霉毒素、肝毒 物、肝毒性化学物质)每一项均增加患癌风险。
应对办法:
抗病毒治疗;
每半年进行一次随访筛查,项目包括肝功能、乙肝五项、HBV-DNA定量、甲胎蛋白、B超、血常规;
控制肥胖、糖尿病、饮酒、肝毒性物质接触(黄曲霉毒素、肝毒 物、肝毒性化学物质)等致癌因素。
橙色预警——肝硬化
依据:
慢性乙型/丙型肝炎基础上发生的肝硬化是肝癌的高危人群,男性患者患癌率较女性高。随着肝硬化病程的延长,时间越久发生肝癌几率越高。
危险分级:
肝硬化基础上,若有肝癌家族史、肥胖、糖尿病、饮酒、肝毒性物质接触(黄曲霉毒素、肝毒 物、肝毒性化学物质)每一项均增加患癌风险。
应对办法:
①抗病毒治疗;
②每半年进行一次随访筛查,项目包括肝功能、乙肝五项、HBV-DNA定量、甲胎蛋白、B超、血常规。每年至少进行一次CT或核磁共振检查;
③控制肥胖、糖尿病、饮酒、肝毒性物质接触(黄曲霉毒素、肝毒 物、肝毒性化学物质)等致癌因素。
红色预警——肝癌前病变
标准:
肝硬化基础,伴有影像学发现可疑占位或甲胎蛋白升高,称为肝癌前病变。
依据:
此部分人群若不积极治疗和检测,近期发生肝癌的机会特别高。其中一部分患者若经过详细的检查,很可能为早期肝癌或不典型肝癌。
危险分级:
肝硬化基础上,若有肝癌家族史、肥胖、糖尿病、饮酒、肝毒性物质接触(黄曲霉毒素、肝毒 物、肝毒性化学物质)每一项均增加患癌风险。
应对办法:
①抗病毒治疗;
②控制肥胖、糖尿病饮酒、肝毒性物质接触(黄曲霉毒素、肝毒 物、肝毒性化学物质)等致癌因素;
③至少没3个月进行一次随访筛查,项目包括肝功能、乙肝五项、HBV-DNA定量、甲胎蛋白、B超、血常规。
甲胎蛋白阴性不能除外肝癌,建议联合AFP-L3等多种肝癌标志物的血清学检查。CT或核磁共振、PET-CT等检查可以增加肝癌的检出率,减少漏诊。但CT检查不建议过于密集,以免反而促进肝癌的发生。
肝癌的几种常见治疗手段
1、手术治疗
肝癌一般都会采用手术治疗,也是最最常用的一种,手术的治疗也是早期治疗 的首选。湖北省 医院专家介绍说:在临床上,医生会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病情来进行不同的治疗。
根治性手术:它是肝癌外科常用的一种手术方式。这种方法是将肝癌所在器官的部分或全部,连同区域淋巴结整体切除。如果手术中发现肝癌已侵犯其他器官,则应将被侵犯的器官也作部分或全部的切除。
广泛性切除手术:它是指广泛地切除 所在组织的全部或大部分,以及部分邻近的深层的软组织,如临床上为患有成骨肉瘤或滑膜肉瘤的患者所实施的截肢手术等。
姑息性手术:指对原发性 或其转移病灶所做的部分或大部分的切除手术。虽然这种手术术后患者的病灶处仍有 残留,但它却可以缓解因 而产生的并发症,如梗阻、穿孔、剧烈疼痛及大出血等。
减瘤性手术:它是指对单靠手术无法切除的原发性 所做的大部分切除手术,目的只是为了减轻 的负荷,以便使患者能用其他的治疗手段(化疗、放疗、中医治疗等)来控制手术后残存的瘤灶。适合这种手术的 有卵巢 、软组织肉瘤等。
探查性手术:这种手术的目的是为了明确诊断和了解 的范围,并争取同期为患者进行 切除手术。另外,这种手术还可早期发现 是否复发,以便及早实施 的切除手术。在临床上,探查性手术在癌症诊断上发挥着很大的作用,通过该种手术不但可了解 的组织学类型,还可帮助 科医生为患者制定诊疗计划、划分诊疗期别。
预防性手术:它是指为有潜在恶性趋向的疾病和癌前病变所做的 切除手术,目的是防止癌症的发生。这种手术包括为隐睾症患者实施的睾丸固定术,以及为家族性大肠息肉病实施的大肠部分切除术等。
辅助性手术:它是指为了配合患者采取其他方法进行治疗所实施的手术,如当食道癌患者的食管完全梗阻时,可在患者进行放射线照射前,为其实施静脉置管或内支架置入或胃造口手术等,以解决病人赖以生存的营养问题。
2、B超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 消痛治疗
B超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 ,行射频、微波、冷冻或注射无水酒精治疗,以及体外高频率聚焦超声等局部物理疗法。
这些方法适用瘤体较小而又不能或不宜手术切除者,特别是肝切除术后早期 复发者。其优点是: 确切,安全简便、副反应较小。有些患者能获得较好的治 果。
3、化学药物治疗
原则上不做全身化疗。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以选用:选择性的区域化疗,如经肝动脉、门静脉或肝隔离灌注有可能提高 和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,可望提高 。有价值的是术后选择性的区域化疗,对预防复发确实有作用,这一点已被多方证实。
4、放射治疗
放射治疗对一般情况好,肝功能尚好,不伴有肝硬化,无黄疸、腹水,无脾功能亢进和食道静脉曲张, 较局限,尚未远处转移,又不适合于手术切除或手术后复发者,可采用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。
5、生物治疗
肝癌的生物免疫治疗是在抑杀癌细胞的同时提高机体的自身免疫力,保护机体正常机能,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,对延长其生存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。湖北省 医院采取多学科的综合治疗方案,成功的把生物免疫治疗引入到肝癌的治疗过程中,其手术成功率有明显提高,并有效减少并发症和继发症;改善机体内环境,调整免疫;配合放化疗,减毒增效;当 患者已接受手术或放射治疗,或化疗缓解后,可运用生物细胞免疫治疗预防复发或转移,巩固其 。生物免疫治疗在癌瘤的综合治疗中发挥最重要的作用。
6、中医药治疗
中医药在我国肝癌治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,80%以上的患者都接受过不同疗程的中药治疗。多根据不同病情常与其他疗法配合应用。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,改善全身状况和症状,减轻化疗、放疗不良反应等。尽管中医药的生物学概念尚不清楚,机制也未完全明了,但 是肯定的。
TAG:
上一页:肝癌预警40岁后更容易被肝癌盯上
下一页:肝癌预警提前一年
相关阅读
- 2022-04-27乳腺癌临床治疗陷入的 12 大问题
- 2022-04-25快速上手指南:中国丙型肝炎的内分泌治疗
- 2022-04-20SABCS2013:双膦硫化物辅助治疗可改善乳腺癌生存
- 2022-04-19肝癌预防吃什么
- 2022-04-19肝癌预防做到三查四治
- 2022-04-19肝癌预防从生活习惯做起肝癌患者冬季吃什么